查看原文
其他

紫微坊街坑梁石湾“公仔荣”——夏阳陶叟梁华甫

梁氏文化馆 c2000
2024-08-31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c2000


紫微坊街坑梁

石湾“公仔荣”

夏阳陶叟梁华甫


(塘溪老嘢 / 文)


梁华甫(1905—2005)名荣,华甫是其字,南海魁冈堡人。少年时只读了几年书塾,十三岁便外出打工,辗转于广州、陈村、香港等地。在香港时还曾到美术馆学习中国画,后来在香港一间店铺做掌柜,可是老板几年不分花红,已经30岁的他,一气之下取走该店铺的营业执照回到老家。及后,该老板亲身来到石湾,送上梁华甫应得的花红500元港币后取回营业执照。凭着这500元港币,华甫的父亲梁福创办“醉石轩”陶艺小作坊,梁华甫也从此开始他的陶艺创造生涯。



壮年出道的梁华甫,得其父真传,很快就掌握陶艺生产的艺、泥、釉、火四大要素,尤其对陶釉研制卓有建树,精擅“醉石轩”的红釉、石榴红釉等家传技艺。

1956年梁华甫进入石湾美术陶瓷厂从事釉料试制及器皿创作。他发掘和整理了不少石湾传统釉色的配方,如具有醉石轩独特风格的釉彩——“紫花钧变釉”,这种釉彩蓝中泛紫,华而不俗、典雅清新,堪称石湾窑变的最高境界之一;他还大胆创出“三稔花釉”、“湖水绿釉”和“仿茶金釉”等;此外,他和所推荐的吴灶生共同成功研制出仿铜红釉,使昔日仅为“一灶一宝”的石湾传统釉色,发展为后来的满窑红。





梁华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湾陶釉的权威,曾主持佛山祖庙双龙壁制作和施釉工作。1961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刚建好广东厅,要求造一对花瓶陈列,任务较为复杂艰巨。花瓶四方形,高约1米,由几间厂合作研制。印坯几次,用高灶、矮灶烧制过白身、红釉、白釉挂红等花瓶,但均不理想甚至失败。梁华甫提出延长生火时间和先求绿釉再变出紫色釉等建议获接纳,他利用工余在家反复配釉料、擂釉、试釉版,废寝忘食。工夫不负有心人,梁华甫终于研制出湖水绿釉,装窑烧制成功,运往北京摆设。石湾的陶光釉彩,在人民大会堂内熠熠生辉。


“变釉大挂碟”,是梁华甫上世纪60年代的名作,该作品色釉斑斓,堪称石湾陶艺的稀世珍品,某外国代表团曾想用一辆豪华小轿车来交换,也终未如愿。

行内人士称,“粗、笨、拙”是梁华甫作品的特色,“是真正的石湾公仔”。


梁华甫用石湾陶艺的传统工夫塑造人物,着重脸部肌肉肌理刻画,以求传神;雀鸟和瑞兽等着重构图协调,以表现其生动;器形则多采用写实的手法而显得古朴自然。所制作的器物配以变化无穷的釉色衬托,凸显石湾陶塑浑厚古拙的传统韵味和家传特色。他的作品如《七政绕神龙碟》、《内有天机》、《济公》、《刘伶》、《引福钟馗》和《二十四孝》等,备受海内外收藏家追捧。




1976—1978年间,圣路易斯大学研究东方艺术文化的施丽姬,祖辈、父辈藏有几百件石湾陶艺。她为写《石湾陶史》博士论文,专程来石湾,慕名拜访梁华甫,多次向老人请教关于旧石湾陶瓷行业的历史等问题。到过亚洲不少地方的施丽姬,称梁华甫用传统的原料和方法所配制出来的“紫花均变釉”等施涂艺术陶器,境界变化万千,实属少见。


1962年梁华甫被授予“民间艺人”称号,1980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潜心艺术的他极少参加社会活动,自称一直过着隐逸的生活。梁华甫大半生坎坷,但他不卑不亢,勤奋工作,正直不阿。其家厅中悬挂有他摘录的《守拙词》:“人皆道我拙,我亦自道拙。有耳常如聋,有口不能说。你若逞豪强,横竖有一跌。吃跌教君输,反不如我拙。”老人的座右铭,显示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石湾,梁华甫被人称为“公仔荣”(“公仔”是石湾陶艺的通称),而他的陶艺作品常钤有“夏阳陶叟”的印章,他没有忘记自己是夏阳梁氏的传人。


[c2000_cn]欢迎赐稿 商务合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2000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