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人节特稿】恋爱关系,三岁定终生?

2014-02-14 柯晗 友心人

情路坎坷,是你爹妈的错?   

我的一个女朋友前不久向我推荐一本书,《爱得太多的女人》。听说全球卖了三百多万册。这本书认为那些总是为爱情遍体鳞伤的妹纸:你这么难受,都是因为你爱得太多。该书作者深挖这种惯性情伤的根源:你老在感情里受伤,不能克制自己爱得太多,是因为你有破碎的家庭,失职的爹娘。你缺爱缺乏安全与关怀,你没有学到正确的伴侣关系……你的早期经历导致你现在的所有问题。


童年母子关系->恋爱关系?

那么是否可以简单归因为此呢?发展心理学中确实有一路理论认为早期经历中我们与养育者(通常是父母)形成的依恋模式会影响我们的一生,特别是日后的伴侣关系。这一假设最早由依恋理论的创立者:英国心理学家鲍尔贝于约60年前提出。而在研究早期经历和亲密关系的领域, “依恋理论”是目前为止最常用的主要理论系统之一。

经典依恋理论我们耳熟能详:从母婴关系中可以观察到婴儿有三种依恋类型:

安全依恋型(婴儿对离开后又返回身边的母亲态度坦率亲昵)

焦虑回避型(婴儿对母亲无动于衷)

焦虑抵抗型(婴儿寻求和母亲亲昵但表现出怨恨)

 

通常认为形成安全依恋的婴儿日后也有较强适应能力,较易保持精神健康,成长体验也会较为快乐。其他两类当然就是各有各的不适了。

这一煽情且简单明了的结论当然受到普罗大众的欢迎,不经意间与弗洛伊德并列成为当下流行心理学话题“你的问题都源于早期经历”的引用经典之一。治疗师与精神分析师们也常用人们对自己父母关系的描述来解释他们当下关系的问题。但经过几十年研究发展,依恋的科学研究结论是否真的如此呢?

 

三岁定终生,我看未必!

首先,成年人的恋爱伴侣关系是否也存在和母婴之间一样的依恋模式呢?

答案是“存在”。判断依恋模式存在的标准主要有:是否需要保持亲密接触,分离的话是否会产生焦虑,是否将对方当成安全感的来源,当有对方存在时能更好的探索外部世界。

八十年代一系列对成人伴侣关系的研究表明,成人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依恋。即成年人也会把恋人当成母亲一样,对其产生要求积极回应和关注的需求。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成年人对恋人的依恋模式和小时候同母亲确立的模式是一致的?也就是治疗师与分析师常说的“你早期在关系中学到的东西决定你现在的关系”?

 

遗憾的是,没有确凿结论证明两者是对应的。数十年中成功进行了此项研究的结果也只是发现两者的相关度只有“中等”。许多研究证明,这种对应关系是否存在很难定论。有研究表示,成长中遭遇过重大生活事件(比如父母死亡)的青少年依恋模式与童年相关度低,反之成长顺遂的则相关度相对高。而一些多重依恋的研究也表明,儿童与老师形成好的依恋模式可以弥补不安全的母婴依恋模式,且对社交能力发展有帮助。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早期经验形成的模式是能够被新的经验覆盖或改变的。而到了成人,研究所显示的相关度就更小了。

当然幼时与父母的关系体验对成人的亲密关系影响确实存在,但要定论“小时候家庭关系没给你好示范,所以你就是学不会处理好的伴侣关系”也太武断,仿佛在成人前所有人类都只在一个封闭家庭中长大,再也没有接触过其他关系模式似的。

 

回归自我 享受当下


    让我们来试着重新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总在关系中体会到过度付出?谁该对你的讨好倾向负责?让你沮丧的,也许不是伴侣的行为,而是你对伴侣行为的期待,而期待的落空一次次应征了你自我预设的寓言:我就是爱得太多。

你越是觉得自己爱得太多,对方被你宠坏,你就越是能看到更多证据。

不可否认在关系中过度讨好确实存在,那么如何解决呢?“从你的身体里长出自我来”似乎是一句有道理的劝诫。何为自我?如何让它长出来?大部分人是从反思家庭关系、责怪父母开始的,在初期,这确实有一定帮助。起码能让你确认你心中一个早已存在的念头——呼,太好了,我就说不是我不好,果然是爹娘的错。 向外归因让你获得片刻轻松,但若想获得持续成长,你最终还是得试着从自己的身体里长出力量。

何不先忘掉“我就是爱得太多”这个结论,享受伴侣给你的每一点快乐。何不想想你曾经经历过见过的其他很棒的关系,并记住你永远可以学习新的关系经验。别再活在“父母的阴影”这么老套的概念下了。


原文题为《谁该为你的惯性情伤负责?》,已发表于《北京青年报》。本文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出自“友心人”。

 

【柯晗专栏】

柯晗

 

别称恋爱大王,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发展障碍硕士在读,职业心理咨询师,为《城市画报》、《优悦生活》等多家媒体撰稿。中国腐女心理研究第一人,出版电子书《爱的病例解剖》。


【关注我们】

友心人:Hi,老友记!我们是你懂心理学的好朋友,每天在这里分享实用有趣的心理健康的小知识。动动手指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