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参考】北师大学报主编蒋重跃:什么是一流文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木铎书声 Author 蒋重跃


本文作者:蒋重跃(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什么是一流期刊?

刊发一流文章的期刊可以当之。


什么是一流文章?

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对于学术期刊来说,一流文章自然指的是一流的学术论文。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是一流的学术论文呢?衡量一篇学术论文是不是一流论文的标准是什么呢?衡量本身有没有问题需要考虑呢?


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入到问题的语境中去。


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朋友都知道,一篇论文是不是有价值,目前有这样几种通行的评判方法:一是被引用;二是被摘转;三是被采用。所谓被引用,主要是指一篇文章在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中被其他作者引用或提及的次数;所谓被摘转,是指一篇文章被文摘刊物摘转的次数;而所谓被采用,则是指一篇文章被党政机关或其他公共机构采用的情况。


这三种情况都远远不能说是完美的,因为它们都包涵着若干不确定的因素。就说引用吧,有的是肯定的援引,有的是否定的掊击。肯定的援引未必说明文章的正确,否定的掊击也未必证明文章一无是处。对于文章的评价来说,两种引用都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被引用,是有意义无意义各居其半,可信度只有50%。


被摘转呢?情况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从正面加以推介的,是肯定,肯定的可信度主要靠文摘编辑的判断,而文摘编辑的判断则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积累有关。由于长期的工作实践,文摘编辑的判断一般不会出大问题。这样看来,文摘的肯定式评价大体是有根据的。不过,各家文摘刊物摘转文章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更要命的,是文摘刊物的定位各有侧重,摘转论文的选题领域和范围也是有限的,那么,在定位范围以外的领域中,论文再好,也无法进入文摘编辑的视野。由此可见,一篇论文能否被摘转,在某种情况下真的不取决于论文本身,甚至不取决于文摘编辑的眼力,而取决于文摘刊物的容量和定位,这样看来,文摘也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评价方法,而是数量和领域皆有局限的选用方法,摘转了很可能是一流的好文章,没有摘转不见得就不是一流的好文章。对于发表的论文全体来说,是否被摘转就不具有评价的意义。


而被采用呢?概率就更低了。一篇论文及其所提出的政策建议,能被政府机关或其他公共机构采用,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对于广大学术期刊来说,总是可望不可即的。而且采用与否,很少会考虑论文与论文的比较和鉴别,更多的是偶然因素,碰巧被政府机关或其他公共机构选中。显然,采用也不适合用来做评价。


总之,通行的这三种评价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在论文之外,由使用者的需要来决定,而使用者的需要显然是有局限的,而且是千差万别的。比如,引用者之所以引用某篇文章,有的是选用总体结论,有的是选用某个具体观点,有的是转引某条材料,有的是借取某个表达方式,而且这些选用都可以有肯定和否定这样两种相反的态度。拿这样的引用来衡量一篇文章的优劣,实在不知有什么客观性可言,不知到底能说明什么。摘转和采用情况略好,但在性质上也没有多大差别。


那么,被引用、被摘转、被采用在评价一流论文上就一无是处了吗?也不是。一篇文章,能被引用,被摘转,被采用,在差不多的情况下,总还算是有了一点影响吧。基于我们对引用者、摘转者和采用者的某种信任,我们一般认为被引用、被摘转、被采用的论文在同类中还是相对要好一些的,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承认,目前通行的引用、摘转和采用也可以作为评价论文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如果不加区分,凭感觉判断,到目前为止,被引用、被摘转和被采用的文章大多数还说得过去,这是值得庆幸的。当然,我们心里明白,把这三者当作衡量论文的标准只是权宜之计,只是因为它们有一定的可用性或可操作性,而不能把它们当作绝对真理。


从形而上学(绝对)的意义上说,要想知道一个对象是什么,首先应该明确我们是在哪个范畴内说话的,不区分范畴囫囵地表态,是无法说清问题的。


说到学术论文是不是一流,那首先就要区分是哪个范畴的一流,是什么意义上的一流:例如,是学术水平的最高层次呢?还是读者关注的最多次数?对于学术水平,还要进一步区分,是选题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呢?还是理论造诣的深刻到位?还是搜集资料的丰富全面?还是行文论证的有效有力?还是什么其他因素?至于读者关注,究竟是对学术水平的肯定呢?还是对某个观点的使用价值的青睐?还是仅仅对某条材料的兴趣?一篇文章的学术水平以及读者关注两者之间以及两者内部所有这些因素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会形成怎样的结构?这些结构又将怎样地加以计算和衡量?可见,要想回答这些问题,非要做数学模型不可。这显然不是我们这些文科期刊编辑所能做到的。


我们虽然做不到像数学那样的精确,但以上这些问题却不能不予以考虑。尽管我们不得不使用引用、摘转和采用这三种方法,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由专家评审或许更能够准确反映出论文的实际水平和价值。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分项评价

选题

选题的前沿性和开创性;
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对国内外该选题及相关领域发展现状的归纳、总结情况。


创新性及

论文价值

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对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作用;
论文及成果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和贡献。


基础知识

科研能力

论文体现的学科理论基础坚实宽广程度和专门知识系统深入程度;
论文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引证资料的翔实性;
论文所体现的作者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论文规范性

引文的规范性,学风的严谨性;
论文结构的逻辑性;
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流畅性。



但显然,关于博士论文撰写中的科学性问题,以上这种设计还比较笼统,未能做到具体明确。例如,从积极方面说,证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结构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指标的可计量性和可验证性等,还未能予以具体呈现。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个人价值观与真理观之间的纠葛,学术研究中个人价值观的躐进,长期以来限制了论文质量的提高。怎样使研究者在个人价值观上做到自觉和自律,才算是符合科学规范?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急需给予认真对待。


科学研究中个人价值观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们一向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价值观内容是天经地义的,有多有少,在内在外,并未在意。其实,这里面问题不少。


一般情况下,求真和致用是人文社会科学论文都有的属性。没有求真,就没有科学性可言;没有致用,就没有价值可言。而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人会去研究。即使是许多自然科学分支领域,没有致用的属性,也不会有很多人去研究。一个学术领域,没有相当数量的人参与,就不会形成学术氛围和讨论的空气,对于许多学术领域来说,没有讨论,要想取得进步,是困难的。这样看来,学术研究之有价值观是很自然的了。


但是,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能否给社会带来好处和价值,这是一回事,而用作者想要宣传的某种个人价值观来指导和设计具体的科学研究,则是另一回事。


一项科学研究能够给社会带来好处,而不是坏处,这是成果的使用价值或效果问题,比如,事关治病救人的科学研究,就一定要鼓励和支持;而制造毒品戕贼人命的勾当就一定要禁止。再比如,对于一项自然科学研究,研究者如果不遵循科学规范和程序,那就必然会在实验中遭遇失败。


可见,自然科学研究本身具有强大的自足性或排他性,对于任何主观任意的躐进具有严格的约束机制,这一点不用费太大力气就可以弄明白。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就有一些模糊不清,不好界定的情况了。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仅要研究真理观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也在研究视野之内。不过,据我理解,即使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旦进入研究状态,研究主体就应该尽可能排除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按照科学规范,冷静客观地面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真理观问题和价值观问题。


我们对学术研究真的拥有高尚的价值观吗?如果有,那就一定会严格地约束自己,避免用个人价值观干扰客观分析和冷静判断。我们的价值观越是真诚,我们就越是会冷静客观地履行学术职责。在几十年的学术和编辑生涯中,我有幸遇见过多位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学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了不起的学术成果,经得起时代的检验,就是因为他们都能够在研究中严格自律,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不管是真理观的,还是价值观的。


古代希腊有所谓“修辞学”,以发挥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而使人相信为目标,是从事政治活动,获取社会收益的讲话和写作技巧。这在西方形成了悠久的传统,影响至今。不过,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科学和哲学领域,这在西方学术界则被认为是不可取的。


在中国,古代有所谓的“策术”、“说术”、“纵横术”,也很流行,这派人士善于揣摩进说对象的心态,投其所好,攻其所恶,摇唇鼓舌,耸动视听,以达到某种现实目的。他们的说辞虽然也是文章的一种,却为历代文章家所鄙夷。


科学,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自然是拥有价值观的主体,但研究工作却是严肃的、客观的、冷静的,它不允许掺杂主观的臆想和实际的利益,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程序本身就可以检验和约束,但有些领域的研究结果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检验,而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研究成果的客观检验没有那么严格和规范,所以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否坚持科学态度,能否尊重科学规范,最终都要靠研究者的良心和自律。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多少所谓的研究成果是客观的、科学的?排除掉效果的良善,有多少文章其实是作者用资料包装的方法,来兜售某种个人价值观?这是一种故意的行为。还有一种情况,站在某种文化的立场上,用某个群体的语言,对他者的文化和语言横加指摘。这种行径,不知是不是出于有意。不管是不是,都缺少了一点科学的、客观的自律。我不想举例说明,我相信,我们的朋友们只要想一想就会明白其中的秘密。


学术研究是一项高尚的事业。为了某种理想的价值目标,努力地探求人的行为和社会发展的道理,摸索解放的道路,这是价值观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合理存在,是应该大力提倡和不懈追求的。有了这种精神,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越是尊重自己的理想价值,就越是要排除掉个人的成见和偏见,就越是要遵守客观的科学规范。而总以为个人的价值观最好,不惜一切代价强加于人,为了掩人耳目,甚至假借某些貌似学术的方法,搜集一些资料加以包装,以此来达到兜售的目的,这种所谓的学术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定要坚决地予以清除。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各位尊敬的朋友们,我心目中的一流学术期刊,应该是这样的:她所刊发的论文,都能遵守科学规范,不尚阿谀,不事逢迎,不捅刀子,不打冷拳,是自律的,理智的,客观的,勤勉的,是有公共价值、有益于世道人心、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科学成果,可以毫无愧色地作为实现造福人类的远大价值理想的真诚贡献。


本文来源:蒋重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亦宁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其他公号如转载本公号编辑的内容,务请在醒目位置标明转自高教研修网。

推荐阅读

1. 第136届全国项目申请与论文撰写发表培训会邀请函(石家庄,10月18-20日)

2.【资讯】第135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圆满结束

3.【收藏】申请到国家级课题的1696位往届参会优秀教师名单4.【收藏】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最全名单,建议收藏!
5.【收藏】2019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八大科学部”评审专家完整名单


明天发布重要消息,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欢 迎 关 注

☟ 高 教 研 修 网  

了解更多对课题立项和

论文发表有帮助的权威信息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