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鹏城“问剑”,初试锋芒

深圳大学报 深圳大学报
2024-09-13


深圳大学击剑队赛后合影

第27届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鸣锣开战,也是深圳大学击剑队2019年重建后首次“亮剑”。深圳大学派出11名队员参赛,不畏强敌、克服伤病,由体育学院谭沃杰教授、李丹萍老师带领和指导。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深大学子勇摘甲组男子花剑团体冠军、甲组男子重剑个人亚军、甲组女子花剑团体第四名以及数个八强荣誉。


激战征程,赛场风云


甲组男子重剑个人半决赛中,2020级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宗华君对阵上海建桥学院的李威,双方比分追平,比赛时间所剩无几,此时留给他的只有两个选择:或主动出击,结束比赛,或保守防御,下一回合双方再决一剑出胜负。由于重剑项目需要高度的准确性,双方运动员都表现得格外谨慎,不断试探对手,无人敢轻易发起攻击。


计时器走向最后一秒钟,宗华君果断出剑,完成“绝杀”。场下指导的李丹萍教练对此也印象深刻:“他能在那么紧张的情境下果断地出手,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对于宗华君而言,体能与心态是他的优势。八强赛和四强赛中,他起初的比分并不占优势,“因为一开始腿就抽筋了。”在击剑赛事的规则中,抽筋仅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由于休息不当,回到赛场时他错失了许多得分机会,“后来调整了心态,抽筋的状况也慢慢缓解。”比赛后半程,对手的体力和专注度有所下降,宗华君逐步扭转颓势,拿下比赛。

甲组男子花剑个人小组赛现场

(左为赵君宇)

同样在赛场上遇到突发状况的还有2020级心理学院的赵君宇。男子花剑个人赛采用分组循环和淘汰赛制,在第二轮淘汰赛中,赵君宇凭借扎实的基础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在交手中占据上风,不出意外他将顺利拿下本场比赛。


但是,在一次面对面的交锋中,对手突然发起冲撞,意外跌倒的同时将赵君宇压倒在地,这场突发的意外让李丹萍始料未及:“我当时的第一想法是,不知道他能否继续参赛,如果医疗判断不能继续,即使他自我感觉良好也必须弃赛,否则对他的身体将造成更大的损伤。”


 紧急进行医疗暂停后,赵君宇依旧坚持比赛。击剑项目对运动员核心力量要求高,腰部意外受伤导致核心难以发力,发挥受限,但在强大意志力的支撑下,赵君宇稳住领先优势,拿下比赛,他惊喜道:“没想过后面还能赢!”

甲组男子花剑团体赛颁奖仪式

(左至右为李易、向子昂、赵君宇)

相较于历经波折的个人赛,队员们在甲组男子花剑团体比赛中顺利许多。本次比赛中团体赛采用直接淘汰制。在人员配置上,深圳大学击剑队队员水平相对均衡,不具备明显缺口。在战术安排上,团队采用了“田忌赛马”的策略强化优势。团体赛决赛中,深圳大学击剑队以45:26的大比分获胜。

甲组男子花剑团体决赛赛后队员合影

在最终的决赛,深圳大学与上海建桥学院展开对阵,不同于赵君宇首场出战的焦灼战况,2021级物理与工程学院的李易发挥出色,三战连捷,扩大领先优势,将胜利的接力棒传至2022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向子昂。


本就是种子选手的向子昂在多方优势的加持下将状态调至最佳,一分钟不到的时间迅速拿下了比赛,他回忆道:“当时每一剑出手都特别果断,特别精准。”最后一剑落下,深圳大学击剑队毫无悬念取得最终胜利,场下观战的队员们激动不已。


艰苦卓绝,场下之功


甲组男子花剑团队决赛现场

(右为向子昂)

早上5点,击剑馆的灯光已经亮起,为了迎接比赛,2019级艺术学部的邓婉婷上班前与下班后都“泡”在击剑馆,“一般下班之后再来训练,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赛场上出色表现的背后是艰苦的付出。


2023年国庆节期间,击剑队开展了为期6天的集训以更充分地备赛。与日常训练相比,集训的训练强度有所增加,“增加了长距离慢跑辅以短距离的冲刺跑,还有各种腿部的力量训练。”宗华君说。高强度的集训给队员们带来了较大的身体压力,向子昂仍坚定地说:“虽然很辛苦,但是值得。”

为了让队员们的技术能够有更好的提升,李丹萍将扎实的基本功看作训练的一大重点。“不同剑种之间基础技术是一致的,形成个人技术风格的前提是稳定的基础技术。”击剑队的日常训练主要由体能训练、相关的技术训练以及实战训练三大板块组成。


每一节训练课上,李丹萍会抽取一名队员进行一对一辅导,并进行“以强带弱”的双人练习,根据队员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进入击剑队之初,大量的体能训练让宗华君至今印象深刻:“高中一直都在坐在课桌前学习,从来没有经历这么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甲组男子佩剑个人淘汰赛节间休息现场

(左至右为李丹萍老师,邓泽尧)


击剑有着灵敏、协调、力量、速度、耐力等多方面的要求,除了扎实的基本技术,谭沃杰认为训练中队员们的意志力也很重要,他介绍道:“不论是体能训练还是瓶颈的突破,都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力才能突破极限。

在与不同对手的切磋中,灵活多变、出其不意的套路是取胜的关键。每一场赛事,都是宝贵的实战训练,与不同对手交锋过后,要进行赛后复盘,总结对手策略,破解其招式,避免在未来的较量中重蹈覆辙。


不忘来路,“剑”指前方


深圳大学建校之初就已成立击剑俱乐部,由第一任教练马耀秋负责指导,2000年谭沃杰接手,成为第二任教练。2000年至2008年是深圳大学击剑队最辉煌的时期,斩获超30枚金牌。2008年后,谭沃杰工作逐渐繁忙,日常训练主要由击剑队队员们自主完成。2019年李丹萍入职,深圳大学击剑队开始重建。

甲组男子花剑团体赛后合影

(左至右为赵君宇、向子昂、李易、李丹萍老师)

2019年前,击剑俱乐部与击剑队实为一体,李丹萍接手后将击剑俱乐部和击剑队划分开,通过击剑课和击剑俱乐部选拔出有实力有天赋的队员进入击剑队。李丹萍希望击剑队可以重振旗鼓,重回辉煌时期,“不希望(现在的击剑队)比前两代的击剑队差。”李丹萍说道。


队员们也希望能够尽早在赛场上证明自己:“如果上一届队伍能够拿两块奖牌,那我们这一届就要拿四块奖牌!”队员们希望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同时不断向更高的成绩攀登,冲击更多的荣誉,在这种良性竞争氛围下,击剑队一直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向子昂说:“我们团队的比赛服背后印着‘深圳大学’和自己的名字,这让我有种荣誉感,我有责任为深大努力拼出一个好成绩。”

甲组男子花剑团体决赛选手候场

(左至右为赵君宇、李易、向子昂)

多数队员加入深圳大学击剑队的初衷是与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热爱“再续前缘”,向子昂表示自己在儿时就接触了击剑,但高中时学业压力较大,就暂停了击剑的学习,他希望在大学能够重新捡起中学阶段的爱好。


有类似经历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击剑课的机会主动向教练争取机会加入击剑队。李丹萍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热爱击剑、愿意为此付出汗水的同学加入击剑队,共同努力,让深圳大学击剑队成为学校的荣耀。


文字|袁颐璟 陈宝君 万沁锐 朱灿逸

图片|受访者提供

排版|洪婉纯

责编|林海音 苏可欣

监制|楚美丽 

往期推荐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