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审理加班费争议案件,应把握好这三点!

本文1844字,阅读完大约需要4.5分钟。


加班工资是很多劳动争议类案件的常见诉求,笔者结合日常工作,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全日制劳动关系下加班工资的有关问题进行梳理,希望为仲裁办案提供有益参考。



1

可申请加班工资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及《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规定,用人单位一般应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即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但因生产特点和工作特殊性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可以实行非标准工时制度,即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不同工时制度下劳动者能否申请加班工资及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各不相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1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人社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基于本条规定,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存在加班情形的,可以申请加班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能申请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和休息日的加班工资,但法定休假日加班是否能申请加班工资,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规定。



2

审理应注意的问题


非标准工时制度有无经过审批

实行何种工时制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能否申请加班工资及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企业主张工作岗位实行非标准工时制度的,仲裁机构首先要审查其岗位是否依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规定,经过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批准,未经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一般不作为仲裁机构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

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同时要注意的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文  |  王明

作者单位  |  安徽省安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值班编辑  |  刘俊良


点击 关键词 试试

多元处理机制 | 仲裁两规则 | 裁审衔接 | 仲裁监察

追讨工资 | 高温津贴 | 待岗 | 竞业限制

人事关系 | 解除劳动合同 | 请假 | 严重违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